考古探秘:南昌古墓群之墓主雷陔、雷鋽 作者:雷氏源流学习交流群 一、雷陔古墓 1997年9月,南昌火车站施工时发现一组古墓群。后来经过考古人员挖掘、整理、鉴定出土名刺、印章等文物,墓主为东晋雷陔夫妇。 雷陔 字仲之,江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享年86岁。即生于孙吴末帝孙皓甘露三年(266),也就是司马炎称帝建立西晋第二年,卒于东晋永和八年七月戊子朔五日壬辰(352)。历经东吴、西晋、东晋三朝,醉酒身丧①。雷姓按《太平寰宇记》卷一六〇所载:“熊、罗、雷、湛、章”当为晋时南昌的大族,从随葬的木印刻有“臣陔”二字来看,雷陔应为东晋命官。其墓室内道教色彩浓厚,当为道教徒。夫人情况无法细考。 二、雷鋽古墓 2006年3月发掘。其墓位于1997年9月清理的南昌火车站东晋墓葬群南侧约15米处,保存基本完好且未盗。 雷鋽 字仲处。鄱阳(今江西鄱阳)人,贵族。该墓葬年代为西晋晚期至东晋早期,年代稍早于1997年9月清理的南昌火车站东晋墓葬群。 据江西雷氏《三公墓之焕公墓碑记》,雷焕(242-303年),通过比对前文之雷鋽、雷陔,谁又敢说今江西之雷氏皆为焕公之后呢?至于文中雷陔享年之算法,本群存疑,但原文如此,不敢妄改,留与读者评判。 通过考古学的方法与手段,发现与考察中国早期文明的物化表现是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基础。文明既是一个社会发展阶段的概念, 则文明的物化表现只是具体地体现了文明的诸社会因素, 而不宜逞称为“文明的因素”。单独的文明社会因素的物化表现不能标志文明的形成。 前文两雷氏古墓的出土资料,为研究南昌两晋时雷氏家族的发展史提供了线索。根据其券顶前后室砖墓的墓葬形制,可以推断,至少在三国时期,甚或再前推汉时,南昌就有雷人生活,播繁至魏晋时期,终成江西鄱阳望族。因此,豫章郡又有人称豫章望。
①醉酒身丧:系为道教以人死为成仙之说辞, 相当于今日称人死曰“仙逝”也。《抱扑子·内篇》佚文“葛仙公每饮酒醉, 常入门前陂中, 竟日乃出。会从吴主到荆州, 还大风, 仙公船没。吴主谓其已死。须臾从水上来, 衣履不湿, 而有酒色, 云昨为伍子胥召, 设酒不能便归, 以淹留也。”王明校释谓:“《神仙传》载船没事, 亦与此文异”。刘宋释玄光《辩惑论·章书代德是其五逆》谓道家“诠谥灵魄, ……妄逐妖空, 辄言东行, 醉酒没故”。江南地区东晋、南朝衣物疏、买地券多有此语。 参考文献 1.《江西南昌东晋永和八年雷陔墓道教因素试析》(南方文物2007年第1期) 2.《江西南昌雷鋽墓出土墨锭的分析研究》(南方文物2011年第2期) 3.杨军 严振洪 胡胜 李国利 赵德林《南昌市火车站东晋雷鋽墓》 4.《中国考古学年鉴》2007年卷 ( 文物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8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 5.《南昌火车站东晋墓葬群发掘简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昌市博物馆 赵德林 李国利) 6.《文物》2001年02期 7.江西雷氏《三公墓之焕公墓碑记》
二〇一七年十二月十四日 |
|手机版|关于雷氏宗亲网|中华雷氏网『leishi.org.cn』
( 蜀ICP备17004049号-13 )
© 2010-2015 雷氏伟业 建议使用IE8[点击下载]以上浏览器 GMT+8, 2025-5-1 00:41 , 处理时间:0.055161秒, 26次请求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