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雷氏网

 找回密码
 加入雷氏家园

微信扫码,快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姓氏研究专著《中华雷氏姓源考》公开发行 ◆雷氏宗亲网文章发布指南 ◆致关注我(本站小编)的宗亲的一封公开信
中华雷氏网 雷氏门户 雷氏宗祠 查看内容

样式雷的故事2

2010-4-19 22:41| 发布者: 雷衍学| 查看: 2362| 评论: 0|原作者: 雷衍学|来自: 原创

摘要: 保护圆明园,雷家死伤惨烈  雷金玉去世后,雷氏家族史上一位至关重要的女性,改变了整个家族的命运,她便是雷金玉的第六位夫人张氏。  雷章宝告诉记者:“张氏自雷金玉去世后并没有随家族南迁,而是带着三个月大的幼子独自留在了京城。她怀抱幼子在工部泣诉,据理力争,为雷家争得幼子成年后重掌样式房的资格。”为此,雷氏后人在同治年间为张氏撰写碑志,褒扬了她在家族史中不可磨灭的功德。雷章宝说:“我很小就看过张氏的碑文,我认为张氏确实是雷金玉之后,样式雷家族中最值得尊敬的。没有她,样式雷传到雷金玉就断了。”  张氏

保护圆明园,雷家死伤惨烈

  雷金玉去世后,雷氏家族史上一位至关重要的女性,改变了整个家族的命运,她便是雷金玉的第六位夫人张氏。


  雷章宝告诉记者:“张氏自雷金玉去世后并没有随家族南迁,而是带着三个月大的幼子独自留在了京城。她怀抱幼子在工部泣诉,据理力争,为雷家争得幼子成年后重掌样式房的资格。”为此,雷氏后人在同治年间为张氏撰写碑志,褒扬了她在家族史中不可磨灭的功德。雷章宝说:“我很小就看过张氏的碑文,我认为张氏确实是雷金玉之后,样式雷家族中最值得尊敬的。没有她,样式雷传到雷金玉就断了。”


  张氏的儿子雷声澂(音同澄)成年之后,夺回了样式房掌案职位。当时,正赶上乾隆大兴土木,对圆明园进行空前规模的扩建。这座曾经带给父亲雷金玉无限荣耀的园林,却没能让雷声澂有大的建树。倒是雷声澂的三个儿子雷家玮、雷家玺和雷家瑞很有魄力,他们接过父亲手里的样式房工作,将处于低潮的雷氏祖业重新发扬光大。


  据说,乾隆中后期的几次南巡,三兄弟都随驾同行。钟情于江南园林的乾隆,让样式雷在圆明园内重现江南奇景。雷章宝称:“皇帝去游览、遍访民间,样式雷的任务是一路看山水建筑。他们回来后为乾隆设计了多处行宫,包括乾隆花园,海淀三山五园和扩建承德避暑山庄。”


  嘉庆二十四年(1819),雷家玺的三子雷景修年满16,开始秉承衣钵。重病中的雷家玺觉得儿子虽功力不俗,但难承担重任。因此他立下遗嘱,将样式房掌班职位让给外姓同行接管。尽管位居他人之下,雷景修依旧兢兢业业。


  道光帝跟他的父辈一样,热衷修缮圆明园。雷景修很快受到道光的器重。道光二十九(1849)年,雷景修将告别24年的样式房掌案争回,成为样式雷家族史上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

然而,雷景修生不逢时。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凝聚着雷家几代人心血的上千座殿阁亭榭一夜间付之一炬……这段国耻对样式雷家族刻骨铭心。张宝章先生告诉记者,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雷家成员勇敢地迎上去,奋力挥刀抵抗。“雷景修的女儿燕雷氏和女婿都死于这场劫难。女婿被侵略强盗乱刀刺死,当街焚烧。燕雷氏带领全家老幼共14口,集体自焚,殉难尽节。这是一段我们在以往历史课本中都没有被提及过的历史。”


  末世的荣光


  两百多年间,样式雷家族除了设计宫殿、园林,还主持了从乾隆到宣统的所有帝后陵寝建筑群。在众多陵寝工程中,慈禧太后的陵寝是最难设计的,这一重担落在了样式雷第六代传人、雷景修的长子雷思起身上。


  雷思起出生于道光六年(1826),他曾随父亲参与昌西陵、慕东陵等工程,之后又主持了定陵、定东陵、惠陵和西苑及许多王公、贵胄的府邸、园林、陵寝等的建筑设计。


  同治五年,咸丰帝的定陵完工后,慈安、慈禧两位太后开始着手准备自己的陵寝。她们派出精通风水的雷思起到东陵勘察,费劲周折,在咸丰帝的定陵东边找到两处风水佳穴。开工前,雷思起再次测量发现,两处陵寝的志桩不平准,需做前后移动,这是一个敏感的问题,因为慈安和慈禧两人处处攀比争胜。为了让两宫太后满意,雷思起几次更改设计方案,耗尽心血。最终,雷思起因劳累过度,从定东陵工地扶病返京,不久离开人世。雷思起的长子、第七代传人雷廷昌顺利接过样式房掌班的重任。

光绪五年,慈禧开始独揽大权。为了体现自己的身份和地位高于慈安,她决心将已建好的陵寝全部拆除重修。雷廷昌奉旨和儿子雷献彩一同参与重建。现在看来,慈禧陵的规制跟慈安陵在外观上基本是一模一样的,但具体用料、装修及雕刻的图案却大有区别。这座历时13年修建而成的奢华陵寝,令后人叹为观止。但有谁知道,在辉煌与显赫的背后,样式雷家族付出过不为人知的无奈和辛酸。


  为庆祝慈禧40大寿,同治十二年(1873),同治皇帝决定为慈禧太后重修圆明园。雷廷昌奉命担纲设计,夜以继日地赶制了数千件图档。然而,由于当时国力虚弱,这项耗资巨大的工程终于在反对声中夭折。


  为了顾全同治和慈禧太后的颜面,大臣们又提出了修葺三海的建议。三海,即紫禁城南面的北海、中海、南海。这次工程中,贵重木料和所需各类物资的采办均由雷家负责筹措。其间,三海的翻修工程因为同治帝的驾崩而中断过。光绪十一年(1885),修葺三海重新纳入慈禧的宫苑营建计划,最大一项工程就是在中海西岸修建富丽堂皇的仪鸾殿。雷廷昌成为设计施工的主要人物。


难过

高兴

感动

愤怒

搞笑

无聊

最新评论

联系站长|手机版|关于雷氏宗亲网|中华雷氏网『leishi.org.cn』 ( 蜀ICP备17004049号-13 )

© 2010-2015 雷氏伟业  建议使用IE8[点击下载]以上浏览器   GMT+8, 2025-5-1 12:48 , 处理时间:0.170800秒, 24次请求 , Gzip On.

Design by 雷氏伟业 @ Discuz! X3.5 --【中华雷氏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