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雷氏网

 找回密码
 加入雷氏家园

微信扫码,快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姓氏研究专著《中华雷氏姓源考》公开发行 ◆雷氏宗亲网文章发布指南 ◆致关注我(本站小编)的宗亲的一封公开信
查看: 7789|回复: 1

怀北古村寨————桑树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9 11:16:55
来自于: - 贵州遵义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雷显周
2012年9月18日
简   介
一、沿革:桑树坪位于仁怀市大坝镇五岔村,距镇政府10公里,通村公路4公里接省道。春秋战国属鳖国,秦属鳖县,汉武帝属牂牁郡,东汉至晋仍属牂牁郡,晋永嘉5年属平夷郡,唐乾符3年属播州,明万历年间属四川遵义军民府清雍正九年属贵州遵义府,时称大中国贵州省遵义府首县大溪里十甲地名桑树坪,民国4年属仁怀县(仁邑)大十甲第5区,解放后属仁怀县大坝区(第7区),1958年起属五岔初级社、高级社、五岔人民公社红联大队(村),2003年并村时红联村并入五岔村桑树坪组。在天磨嘴、团山堡大岗、大土坡上坝等处各生长1棵参天古树(黄炎树)始称三树坪,清乾隆年间放养榨蚕繅丝,易名桑树坪至今,雷姓自明朝万历46年迁居至今已有393年的历史,生息17代,居住150余户700多人口均为汉族雷姓。该寨南北长2公里,东西宽1公里,分南北二寨,南寨桑树坪、北寨大土坡。
二、雷姓源流:方雷公之第102代孙雷朝显,字炼,生于四川省内江市白市镇雷家嘴,明朝万历44年(公元1616年)前持《龙飞万历》照票,从四川省内江授任遵义军民府遵义县大溪十甲里长落业桑树坪,仁怀市火石岗乡碑基岗《明代行钱禁约碑》中记载“遵义府推官熊廷相取十甲里长雷朝显仰观”,清朝康熙8年(1669)4月7日遵义县授文任(照票)大溪里第十甲里长,负责当年催征钱粮公务。
三、民居建筑群:大溪里第十甲里长迁居雷炼居桑树坪,先用石头垒砌居住(石院子),第二次修建三间瓦木结构房屋(称新房子,现为雷光赞居住)经多次维修,主体柱架保存完好,为典型的川南式木架结构建筑。清初以来,雷姓嗣孙依山而建,有三间、三合院、四合院等80多栋,房高多为1丈8尺8、1丈9尺8、2丈0尺8、最高为2丈1尺8,开间(进深)分5柱和7柱,木材以松、柏为主,20世纪60年代因森林砍伐严重,木材紧缺,改为土木瓦结构,20世纪90年代开始修建混凝土房屋。
四、仁义之寨: 雷姓崇尚仁义之道,同治3年(1864)甲子岁3月16日石达开农民起义军残兵过境,对其地方伸士雷有贵施行劫杀,惨杀了显名、有贵二代人后,起义军看见了堂屋香火边木刻,“凴天罢、凴天罢 ,放开度量要宽大,世人英雄不可当,我只退让学谦下,桩聋哑,任他期负任他骂,虽然我是无用人,安稳自在 ,何忧掛。凴天罢、凴天罢,一亡存心要正大,瞒心昧已不可为,当将公道心中掛,去了诈,莫说此言是笑话,功多过人上人,死后阎王,都不怕”后(现保存完好),认为房主为仁义之家,不能杀绝,在雷应凤被杀穿颈部第一刀后,急呼刀下留人,雷应凤幸存,并在大门上用刀作迹,以示不得有人入侵。
五、怀北文化重寨------一宅四举人:桑树坪曾为怀北文化重地,清朝乾隆年间,里长第旁边的石院子,有邑宰名士举人雷在文、雷奋远(解元)、举人雷发远、优进士雷科远,清乾隆48年(公元1783)癸卯科雷奋远中解元后,清朝仁邑名儒赖云久在《仁怀山水与赋》中赞美为“三科两解、名播雷波;一榜双魁、誉荣云帱”。遵义府赠送(桂林一枝)贺匾。解元奋远诗五首、国谟公寿文:
和王子素喜雨次韵
时雨飘来点点金,催成好句意遥深。
恍将蔀屋千村景,传出神君一片心(雨为张岱庵明府祈得)。
湘水流甘齐满缶,岱云随地尽成阴。
不须检历占壬子,但听农歌颂邑黔。
陈复庐丙少尉闻前郡守赵芦洲遵律先生下世,重九日,招诸旧好会桃源山谪仙楼遥祭,感赋四绝句
自昔文人土骨堆,独怜郡志手亲裁。
高楼一记堪千古,太息霓旌不再来。
秋风秋雨两茫茫,空荐黄花一盏香。
风景不殊堪千古,去年同此作重阳。
魂魄千年恋此楼,今朝应伴谪仙楼。
酹公一滴茱萸酒,散入湘江咽不流。
白水青橙只助悲,摩挲颖谷旧年诗(公号颖谷封人)。
设些招魂信无据,建楼人云已多时。
“设些招魂渺无据,公与顾晴芬修撰宴此楼旧句)。

国谟公寿序
恭维:
皇帝御字之二十二年,海寇跳梁,河堤裂决,于是圣君贤相,相与筹划于庙,谟之上,忠臣议士相与报效于辇毂之下,惟时:
通判饶公,报忠贞世笃,报九千于金,朝庭嘉之特颁通议大夫诰封二轴,钦加二品顶戴,奉宸院卿衔。盖熙朝末有之殊恩,而人生意外之奇逢也。当皇恩宠锡之际,值其哲嗣,文德君采芹之时,国庆家恩萃于一门,于是珠履骗骗,阶前倍三千之客,采云冉冉,厅堂献九如之章。奋远虽老忝属姻娅虽不工于文,亦安可默无一言,以记其盛盖,君本簪缨门第,江右世家,为炎汉循吏。赵宋儒宗,忠贞辈出,诗礼代传,故其门多君子,庭多雅人也,假使宋无紫阳,则君家当独冠儒宋,譬如唐无李杜,君家当独癖骚坛,然道统流传,赖君家伯与,而后绍述有所师,诗文音韵自君家子仪,而后流派始晰分,至于政事文章尤属尊府,余事代有诗人,世多显者。   恭维:
辅翁亲家大人,修文大令,健峰公之长君,水城司马,世猶之伯兄也,孝友本之天授,风雅杼诸性灵,天资颖异,弱冠即显芹宫,学有渊源,壮岁分香,贡树希老莱之爱日,弃通府而不为,推子贡之优贫,持筹算而屡亿,行止何殊,陶朱优乐,不异希文。与介弟怡怡同堂,享长枕之乐日。挟鸠杖而徜徉,披鹤裘而笑傲;白云堆里,高卧华山。黄菊篱边,常吟彭泽;捐输不吝,慷慨济安,类弦高之敏捷,等卜式之忠忱,推端木之奇略,操仲连之高雅,丹诏著勋,名等山中之宰相。九重垂渥语,比素位之王侯,行见松茂生竹苞,驻台颜而不老。云台烟阁,膺纯嘏于无穷;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六、礼仪之寨:桑树坪沿系周公之礼。特别是婚俗还存完整,早期介绍人称“行见”通过行见与双方取得沟通;女方到男方家了解男方住宅及家庭情况称“看人户”;男方请介绍人称“媒人”;择期定婚“称取同意”;男方连续三年向女方家去彩礼(包括糖、酒、面条、衣物等)称“三轮酒转”,男方备彩礼去女方家开女方的出生日期称“开庚书”;男方将男女双方出生日期请先生选择结婚日期称“看期会”;男方将择好的结婚日期期送女方家称“押期单”;结婚前男方持媒书(结婚日期)去介绍人家,请介绍人到男方家商定结婚事宜称“起媒”;结婚日前一天男方组织人员随带礼物去女方结亲称“过礼”,过礼人员中的负责人称“保亲”或“正宾先生”,负责交接礼物的人称“押礼”;过礼队伍中走在最前边递投书称“递飞拜”;放的第一板鞭炮称“打狗炮”;礼物还包括投书、奠书、团书、礼书、正书、冠书、白投书等书子。男方过礼到女方家的堂屋前宣读奠书,烧纸钱称“告奠”;新郎新娘在男方堂中对拜天地、祖宗、父母称“拜堂”;父母对新郎新娘训言称“封赠”;结婚的第二天新郎新娘去后家拜见岳父母称“回拜”。
七、道教之寨:雷姓信仰道教,清朝乾隆初年雷在寿法名守一学成归来后,有10代22人从事道教活动,有专用书籍及响具。敬奉老君(李聃)为教祖。崇拜偶像,山神、菩萨。
崇拜玉皇,东皇、瘟司、龙王、财神、灵官、黑神、牛王、山王、土地、关公、文昌、孔子等,族人死后请道士烧钱化纸、呈词拜表、做道场,为死者招魂开路,烧化老袱纸钱,葬后“买山纳契、除灵追资”等。
八、历史之寨
1、顶敬文昌帝君(文昌帝君又称梓潼帝君,姓张,名亚子,蜀七曲山人,仕晋战殁,人为立庙祀之,后与同山梓潼神合为一神,经唐、宋、元、明九帝王不断加封,成为天下文昌星,道教传张亚子奉玉皇大帝旨意,掌管文昌府和人间功名禄籍),雷氏先祖于清朝初,木雕张育和亚子两尊塑像供奉在神龛上(现存仁怀市文物管理所),顶敬为文章、学问、科举取仕的保护神。
2、清康熙年间《照票》民间存
照票是封建朝代的基层公务管理中使用的一种文种称谓。照:即通知、知晓、执照之意。票:即为印或写的凭证。该《明票》长36cm、宽24cm,为皮纸(棉纸)木刻印,全部文字、图边、印鉴及鉴署人笔迹均入目,受文人为遵义县大溪里十甲里长雷炼,填发时期康熙8年4月初7日(公元1669年),发文机关遵义县府、事由为遵义县催征该甲本年分钱粮而颁票。
遵义县当时属四川省遵义军民府管辖,大溪里辖遵义县高坪、沙湾、山盆及仁怀市林阁、学孔、坪营、龙源、五岔、荣华、火石岗、团结、大坝、新田、银水等地域。第十甲辖今仁怀市大坝镇至火石岗乡及周边地带。
3、庆坛祭奠久盛
庆坛祭奠活动相传起于周古公亶父时,古公亶住豳,受昆夷人侵扰而迂居岐山之阳,他改祭天地、祭军旗时杀人为杀白牛、赤牛,受到天下人的拥戴,商朝时百姓希望亶父能打垮商王,民间祭祀祈祷,流行于四川,是汉族信仰。
雷氏族人用一块石头以直径近尺,高七、八寸的石头,凹凿其中,一截磉磴奉为神灵,知名人士为坛神。置放堂屋正面的右屋角(即西北方),离地尺许,供奉以大红纸书写“正一玄黄会赵侯圣祖统兵郭氏三郎统领部下五猖五路阴司兵马等众位”俗称神坛。
庆坛,除进行祭祀、召迎所谓各路神仙祖师外,似如唱戏一样,还要演出若干剧目、歌舞。跳神时,大多脸戴各色木壳面具,装扮各个神祗。
开始时,先“拆坛”。掌坛师将石碓移到法事堂中,开始庆坛表演,后掌坛师领唱戏文,念咒语,打卦拆符封,取出游司杯,拆坛放兵。“鸡祭”、“砍红伤”,祭奠开始。
   “出灵官” 最严肃,由“掌坛师”装扮王灵官,以各色油彩将脸庞绘成民间传说中的王灵官图像,穿戏剧铠甲,挂红须,手执钢鞭,出场镇妖驱邪,表演完毕,用薄皮纸将脸谱拓印下来,待庆坛结束后,与“点红山”的血纸同贴于神坛两侧。
“点红山” 最紧张,掌坛师手持尖刀在“红山匠“额头上刺破点皮肤,让血水滴于折叠6-12层的薄皮纸上,“点红山”之后,则结束庆坛。  
4、两张民国时期状纸记录血泪史
现存雷华峰、华青、光廷、廷椿分别于1927年2月、3月16日控告被匪徒抢劫的状纸,记录了一一桩桩血泪史。公元1922年4月19日。曾占彪带领100多人,荷枪实弹,包围了大土坡村寨,挨家挨户,抢劫洗掠,将雷华峰,华青父子,华三父子、海南、光廷、连斩等12人,被押送习水县二朗里莫洛村,施以酷刑,诈取钱财,勒取赎金共2400两。同年5月19日,木艾匪首刘吉安、方香南、徐炳奎、苟海廷、汪春林等统匪300多人挨家挨户拉抢,先后将连香、雷五、廷才、天堂、富贵之子枪伤致死,1923年8月2日、10月15、冬月13、腊月3日,迭次被匪徒挨户拉抢,抢得家如水洗。
5、民居秘室
民居秘室出现在民国初期,大户人家修建瓦木结构房屋时,用木板平埔成第二层,在第二屋木楼板与人字架之间用木板嵌出来,秘室长与房屋宽等同,宽约1.3米,上面为斜面,前高约1.3米,隐匿处设开关,不易发现,储藏家谱、鸦片、金银手饰,食盐等贵重物品。
6、山顶寨子遗址
清朝同治年间,大土坡多次被匪徒抢劫后,联合相邻居民,选定在森林茂密的火斑顶用石头垒砌成寨子,寨子呈椭园形,东、北方为绝壁,西方为峭壁、南面留门进出,现存墙高1.3米,面积约150平方米。平时堆放有木棒、石头等防御工具,作防御匪徒之用。寨子山因此而得名。
7、清朝乾隆年间石桅子
清乾隆48年(公元1783)癸卯科雷奋远(字豫斋,号苏亭、后更名作霖)中贵州解元,封修职郎,妣封孺人。次年,在桑树坪始祖雷炼墓前立石桅子两支,高约3.8米、八棱,上各置石狮一只,对联为“封修职赠孺人自昔曾邀天宠,会明通中解元于今更受国恩”左为阴阳刻,右为阴刻。



发表于 2013-1-9 21:42:56
来自于: - 广东肇庆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83:}谢谢显周宗亲的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雷氏家园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站长|手机版|关于雷氏宗亲网|中华雷氏网『leishi.org.cn』 ( 蜀ICP备17004049号-13 )

© 2010-2015 雷氏伟业  建议使用IE8[点击下载]以上浏览器   GMT+8, 2025-5-10 07:21 , 处理时间:0.075700秒, 22次请求 , Gzip On.

Design by 雷氏伟业 @ Discuz! X3.5 --【中华雷氏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